内容摘要:文科硕士亲测易笔AI+68爱写组合,揭秘如何用AI工具从选题生成、文献筛选到初稿写作、去AI味,一天内完成高质量论文!涵盖选题适配检测、文献速览、大纲生成等实用功能,避开AI生成内容“无创新、逻辑浅”等坑,附关键操作指令与3个“别依赖”提醒。
最近总收到学弟妹的消息,问得最多的就是:“有没有好用的AI论文写作工具?从选题到写完初稿真的能在一天内搞定吗?”作为经历过三次论文季的文科硕士,我想用自己摸爬滚打总结的经验说句实在话——合理用AI写论文工具,确实能把写论文的时间压缩一大截,但关键是得“会用”。今天就结合我用了快两年的“易笔AI”和“68爱写”,分享一套亲测有效的论文写作流程,包括具体怎么操作、哪些坑要避开。
![]()
易笔AI
先得说清楚:AI是写论文的“加速器”,不是“全能替身”。以前没AI帮忙时,写一篇1.5万字的本科论文,至少得花两三个星期——选题要翻文献确认有没有新意,文献综述得手动整理30多篇论文,写初稿时结构乱成一团是常事,降重更像玩文字游戏。现在呢?我带的计算机专业学弟,研究方向是“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算法优化”,用“易笔AI”的选题生成功能,填了专业、学历、研究方向,5分钟就冒出5个符合本科要求的选题;用“68爱写”的文献解析模块,输入选题关键词自动筛出3个核心检索词,1小时从知网挑出28篇高相关文献;再配合AI给的初稿框架,3小时就写完1.2万字的初稿。最后用去AI味工具调整表述,AIGC率从62%降到8%,查重15%,整个过程不到一天。
但必须提醒:AI生成的内容更像“毛坯房”——选题可能没什么创新,文献综述容易浮在表面,初稿的逻辑深度往往不够。真正好的论文,得在AI输出的基础上加自己的思考。比如图像修复方向,AI生成的选题可能是“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算法研究”,但结合老照片修复的实际场景,改成“基于GAN网络的老照片破损区域智能修复算法改进研究”,创新和实用性马上就上来了。
68爱写
选题:用AI解决“方向模糊”的麻烦
好多同学卡的第一关就是选题——知道自己对“图形修复”感兴趣,但具体研究啥?这时候“易笔AI”的“智能选题生成”功能就派上大用场了。填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、本科、图形修复方向”,系统会根据知网近3年高被引论文的数据,生成5个备选选题,选题选题还带着“创新点建议”。比如其中一个选题是“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像去噪与修复算法优化研究”,配套的提示是:“可以结合边缘检测技术,提高复杂纹理区域的修复精度”。
要是不确定选题符不符合学历要求,还能用“68爱写”的“选题适配检测”功能:输入选题后,系统会自动对比大专、本科、硕士的论文要求,标出“本科要重点加强的实验部分”“硕士需要补充的理论深度”这些差异。比如同样研究“图像修复算法”,本科论文更看重“算法实现和效果验证”,硕士论文则要“算法改进的理论推导”,这个功能能帮新手快速把握写作的分寸。
文献:用AI解决“低效筛选”的头疼事
找文献是最费时间的环节,尤其是本科阶段没什么检索经验,经常下100篇文献,能用的就10篇。我的办法是分两步:
- 关键词提取:用“易笔AI”的“选题拆解”功能,输入选题自动生成3个核心关键词(像“图像修复”“深度学习”“GAN网络”),避免自己拆分出错;
- 文献精读:下完关键词相关的文献后,用“68爱写”的“文献速览”模块,上传PDF后系统自动输出结构化摘要:研究背景、创新点、实验方法、结论,还会标“和当前选题的相关度”。我用这个功能处理过20篇文献,原本要8小时的精读,现在1.5小时就能筛完,效率翻了几倍。
写作:用AI解决“框架混乱”的大问题
好多新手写论文的毛病是“想到哪写到哪”,结果结构松散、逻辑断层。这时候“易笔AI”的“论文大纲生成”功能特别管用:输入选题、字数要求,系统会输出符合学术规范的框架(引言-文献综述-研究方法-实验设计-结果分析-结论),每个章节还有“内容建议”。比如“文献综述”部分会提示:“要对比传统修复算法(像BM3D)和深度学习算法(如GAN)的优缺点,突出本研究的改进方向”。
生成初稿后,最关键的是“去AI味”——直接交AI生成的内容,AIGC率经常超过50%,容易被检测出来。这时候“68爱写”的“学术化改写”功能就很实用:选“保留核心观点,调整表述方式”模式,系统会把“模型通过卷积层提取特征”改成“研究中采用卷积神经网络(CNN)进行图像特征的分层提取”,既保留原意,又减少AI生成的痕迹。我测过,一篇AIGC率65%的初稿,改3轮后能降到8%以内。
AI写论文的3个“别依赖”
- 别依赖AI的创新性:AI生成的选题和观点大多基于现有文献,想让论文“有灵魂”,必须加自己的思考。比如图像修复方向,我带的学弟在AI初稿基础上,加了“针对老照片褪色问题的色彩还原模块”,这个创新点让论文从“合格”变成了“优秀”;
- 别依赖AI的参考文献:AI生成的参考文献可能格式不对或者过时,一定要手动核对知网、万方的最新数据;
- 别依赖AI的降重结果:AI降重可能会让意思变味,建议先机器改写,再自己通读调整,保证专业术语准确。
![]()
从选题到定稿,AI论文写作工具确实能把时间从“周”缩到“天”,但真正决定论文质量的,是我们在AI输出基础上的思考和创新。在我用过的工具里,“易笔AI”的选题生成和大纲功能更适合新手,“68爱写”的文献处理和去AI味模块更专业,两个搭配用能覆盖写论文的所有环节。最后想说:写论文的意义不只是完成任务,更是培养学术思维的过程,AI是工具,思考才是核心。

拼团购买 限时优惠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