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:用AI写论文aigc率高达51.5%?3个提示词模板+6个细节技巧亲测有效!通过口语化改写、精简表达、去模板感等指令,配合易笔AI、68爱写工具,轻松将aigc率降至5.59%,附具体操作模板和工具实测对比,帮你写出“人味”学术论文。
最近帮师弟改论文时遇到个头疼事——他用AI写的初稿,第三方平台一检测,AI生成痕迹(行话叫aigc率)高达51.5%。这可不行,学术论文最忌讳机器味太重。我翻了不少资料,又亲自用几款工具试了半个月,总算把那篇论文的aigc率压到了5.59%。今天就把这套实战经验掏出来,给需要用AI写论文的同学指条路。
(图:易笔AI操作界面截图,图源https://lunwen.meibp.com/attachment/a/yibi1.png)
易笔AI和68爱写:我用着最顺的AI论文写作工具
试过ChatGPT、文心一言这些通用AI,也用过几款专门的AI论文写作工具,最后发现易笔AI和68爱写最对学术写作的胃口。它们不像有些工具只会堆术语,而是能根据提示词调整语言风格,让生成的内容更像人写的。我主要用它们做提示词优化——这是降低aigc率的关键,后面会详细说。
三套提示词模板:让AI写出“人味”论文
用AI写论文最怕什么?就是生成的文字带着浓浓的“机器感”,句子结构太规整,连接词太生硬。解决办法很简单:给AI下明确的“指令”,用提示词引导它调整风格。我总结了三套亲测有效的模板,分别对应不同的修改需求。
1. 把“机械句”改成“口语感”
有些段落读起来像机器人念报告,这时候就需要用口语化的提示词“软化”。我常用的模板是: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指导博导的口吻,用朴实的语言改这段文字,目标是减少AI生成痕迹。具体要做到:①用逗号、感叹号模仿口语的节奏,比如‘你瞧,这个结论其实不难懂’;②句子别太长,3-5字的短句和15-20字的稍长句交替着用;③专业术语必须保留,但连接词要自然,像‘基于此’可以换成‘这样一来’。”
举个例子,原句是“基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,可得出变量A与变量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”,用这个模板改完变成“看实验数据的统计结果,变量A和变量B的关系很明显——一个高,另一个也跟着高。”检测结果从42%的aigc率降到了11%,效果很直观。
2. 给“啰嗦段”做“瘦身手术”
AI生成文字还有个毛病,爱说废话。比如“经过大量的、反复的实验验证,可以明确地看到该模型在处理复杂数据时,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优势”,这句话里“大量的、反复的”“可以明确地看到”“非常显著的”都是多余的。这时候用简练风格的提示词最管用:“按计算机专业论文指导博导的标准,用简洁的语言改这段。要求:①删掉‘非常’‘极其’这类修饰词;②重复的表达合并,比如‘研究结果表明,实验显示’改成‘研究显示’;③一句话只说一个重点,别把好几个信息堆一起。”
用这个模板改上面的例子,直接变成“实验验证该模型处理复杂数据时优势显著”,aigc率从38%降到了8%,一下就清爽了。
3. 给“严谨段”去“模板感”
有些段落需要保持学术严谨性,但AI生成的总带着点“模板味”,比如句子结构太固定,喜欢用被动语态。这时候得用规范学术风格的提示词:“以安全工程专业论文指导博导的角度,用简洁的学术语言改这段。具体要:①用短词代替长表达,比如‘分析’代替‘进行分析’;②尽量用主动语态,像‘团队发现’比‘被发现’更自然;③复杂从句改成‘名词+动词’结构,比如‘存在一种现象,即...’改成‘...现象存在’;④简化介词短语,‘在...的情况下’可以说成‘当...时’。”
原句“在考虑到环境因素的情况下,通过对样本的对比分析,可以得出材料稳定性受温度影响的结论”,改完变成“对比分析样本发现,材料稳定性受温度影响”,aigc率从35%降到了6%,既保持了严谨,又没了机器味。
(图:68爱写功能界面截图,图源https://lunwen.meibp.com/attachment/a/aixie1.png)
六个细节技巧:AI论文写作去痕的“组合拳”
光靠提示词还不够,人工调整一些细节,能进一步降低aigc率。这半年我改了十几篇AI生成的论文,总结出六个实用技巧。
1. 先自己挑刺,再让AI补漏
AI工具(像易笔AI、68爱写)能批量处理文字,但有些“隐性痕迹”它识别不出来,比如句子结构重复、术语堆砌、结论跳步。我一般先自己通读一遍,把这些问题标出来,改完再用AI二次优化。上次改一篇经济学论文,用这方法后,整体aigc率降了15%-20%,效果挺明显。
2. 别让“半截句”暴露AI身份
AI生成的文字经常有“”“”“”这种不完整的短句(一般不到5个字),检测系统特别爱抓这种“模板句”。解决办法是把这些短句和后面的内容连起来,组成完整的句子。比如原句“市场需求呈现波动特征。政策导向发生调整。”改成“市场需求呈现波动特征且政策导向同步调整。”改完单段aigc率从28%降到了7%。
3. 连短句,保主语
AI写东西爱用句号,经常把一句话拆成好几句,导致主语没了。比如“模型存在局限性。需进一步改进”,前一句主语是“模型”,后一句没主语,检测系统就容易标记。这时候把短句连起来,共用一个主语就行。原句“AI写作存在格式问题。这些问题需人工修正。”改成“AI写作产生的格式问题需人工修正。”句子连贯了,aigc率降了12%。
4. 小标题别用“冒号体”
“研究背景:”“方法设计:”这种带冒号的小标题,是检测系统的敏感点。可以把它们改成“序数词+核心词”的结构,自然地放进段落里。比如原标题“市场需求变化: 近三年数据显示...”,改成“一是市场需求变化,近三年数据显示...”,标题和正文过渡更自然,aigc率降了9%。
5. 换词+重组,双管齐下
AI生成的文字容易重复,比如“显著提升”和“大幅提高”、“研究表明”和“调查显示”经常来回用。这时候要做两件事:①换同义词,“关键因素”可以换成“核心要素”;②调整内容结构,“A影响B,B反作用于A”改成“A与B存在双向影响”。再配合易笔AI的“深度改写”功能,重复率和aigc率能一起降。
6. 句子结构要“全乎”
降aigc率和普通降重不一样,更得注意句子结构完整——主语、谓语、宾语都得有。比如“需进一步研究”改成“团队需对该结论展开后续研究”,明确了主语;“具有重要意义”改成“该发现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”,补充了宾语。用68爱写的“句式分析”功能,能快速找到结构不完整的句子,改起来特别省时间。
工具效果实测:易笔AI和68爱写更适配学术场景
这些提示词和技巧,我在ChatGPT、文心一言这些主流AI论文写作工具上都试过,效果都不错。但要说最顺手的,还得是易笔AI和68爱写。易笔AI有个“满血R深度模式”,不用费劲想提示词,它自己就能识别并优化AI痕迹;68爱写的“学术风格库”里有20多种学科的语言模板,不管写哪个专业的论文都能用。我做了几组对比实验,发现这两款工具在降低aigc率上的综合效果,比其他工具好不少。
用AI写论文要想减少机器感,得“提示词引导+人工细节调整”一起上。通过调整语言风格、优化句子结构、重组内容,再配上易笔AI和68爱写这些专业工具,完全能让AI生成的论文读起来和人写的一样自然。后面我还会分享用AI写论文时选题、写文献综述的实用技巧,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多关注。

拼团购买 限时优惠



